郾城區龍塔街道金牛社區 圓桌議事解民憂 基層治理提質效

“‘510’圓桌議事會是我們社區高效能治理的一個法寶。自從有了它,無論是鄰里糾紛還是疑難問題,都迎刃而解。這一治理模式不斷完善、高效運行,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8月27日,郾城區龍塔街道金牛社區黨支部書記楊草原談起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工作時說。
金牛社區老舊小區集中,實現高效能治理難度較大。面對這種情況,該社區在實踐中探索出“510”圓桌議事會治理模式。“‘5’是指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網格員、網格長和街道干部,‘1’是每月召開一次會議,‘0’即實現黨群零距離,實質上就是干部和群眾圍坐在一起以拉家常的形式座談,把難題化解在社區和網格。”楊草原說,今年以來,社區聚焦基層治理,構建了多方協同高效能治理機制。截至目前,已解決車棚改造、屋頂漏水修繕、充電樁安裝、下水道維修等18項難題。某醫院家屬院由于房屋產權復雜、設施落后,成為該社區治理的“老大難”。為解決這一難題,該社區采用黨支部牽頭、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方式,召開黨員會統一思想,由黨員帶頭做通居民工作后,將醫院與其家屬院間的圍墻拆除,建成雙方共用的車棚,并新增10個停車位,獲得醫院和居民一致贊同。
在優化“510”圓桌議事會治理模式的基礎上,該社區根據居民戶數和集聚密度,動態優化網格設置,將整個社區劃分成6個居民網格、19個專屬網格,確保網格全域覆蓋、規模適度、管理高效,并通過街道下沉一批、社會招聘一批等方式,按每萬人18名網格員標準配齊配強社區工作者。同時,吸納75名熱心黨員、“五老”人員、物業骨干、參加“雙報到”的黨員等擔任兼職網格員,建強“一長(網格長)+多專(專職網格員)+N兼(兼職網格員)”的網格管理隊伍。“在實踐中,我們還充分發揮網格員‘五大員’作用,組織專(兼)職網格員常態化開展‘日巡五戶、月訪百家’活動,堅持九類群體每周必訪、六類情況常態必查、七類線索發現必報、七類事件第一時間必到,確保民生訴求及時響應、風險隱患有效防范。”楊草原說。
該社區還運用“黨建+網格+大數據”模式,將“漯小智”智能助手嵌入網格微信群,提供24小時在線智能問答服務。“我們依托市級高效能治理平臺繪制GIS地圖,集成160余個智能攝像頭、煙感報警器等物聯設備,實現安全隱患一網感知全覆蓋,對消防隱患、汛期風險、重點區域異常情況,做到智能發現、自動預警。”楊草原說,他們還使用擁有AI識別功能的無人機,在高空區域進行智能全方位巡航,自動識別垃圾堆積、違法搭建等問題。6月份以來,無人機累計執行巡檢任務132次,發現問題81個,問題發現處置效率顯著提升。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勇睿
校對 張偉偉
統籌 李 鑫
審核 李 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