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街道:織密基層高效能治理“一張網”

近年來,臨潁縣城關街道創新實施“細、精、活、實、效”五字工作法,通過科學劃分182個基礎網格,構建“黨建+網格”治理矩陣,創新“三有”激勵機制,形成“走訪排查—協調解決—閉環管理”工作鏈條,以網格“小支點”激活基層高效能治理。
網格劃分求細。城關街道結合轄區村(社區)管轄范圍、人口密度等情況,科學劃分城市居民網格144個、專屬網格38個,做到網不漏格、格不漏戶、戶不漏人,將治理觸角延伸至村組、小區、商超等單元。
隊伍組建求精。城關街道積極構建“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配備182名網格長、215名專職網格員,整合群眾代表、黨員志愿者、物業管理員等270人組建兼職隊伍,形成“黨建+網格”治理矩陣,確保責任到人、服務到位。
激勵機制求活。針對非村“兩委”成員網格員,城關街道推行“三有”工作法:有工資,各村根據實際情況為網格員每月發放固定工資100元~200元;有獎勵,制定積分兌換制度,通過整合村集體經濟收益、鄉賢公益金等建立積分獎勵制度,積分可兌換生活用品、生產物資等,激發網格員的工作積極性;有激勵,將優秀網格員納入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范圍。
網格作用求實。城關街道探索制訂“城關街道黨建+網格+大數據”管理辦法,實行班子成員包聯網格制度,方便群眾隨時反映問題。去年以來,該街道化解矛盾53起,走訪重點人員1130次,解決群眾難題260余個,形成了“走訪排查—協調解決—閉環管理”工作鏈。
黨建統領求效。城關街道以黨建統領網格體系,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通過“三有”機制破解非村干部激勵難題,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依托包聯制度,推動問題在網格發現、矛盾在網格化解、服務在網格落地,構建起“上下聯動、多方協同”的高效治理格局。
通訊員 楊麗麗
校對 冼 薇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李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