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領國家補助金?別讓“餡餅”變陷阱

4月29日,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漯河市分行了解到,近期,我市多名老年人深陷“掃碼下載APP領取國家補助金”的騙局,險些遭受重大財產損失。
據中國人民銀行漯河市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前不久,有幾名老年人陸續到召陵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營業部咨詢,稱在網上看到“掃碼下載APP領取國家補助金”的消息。其中,劉大爺的遭遇尤為典型:劉大爺到召陵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某網點辦理業務,發現社保卡無法取現,情緒十分激動。工作人員查詢后發現,劉大爺的社保卡因涉詐被公安機關凍結。
劉大爺稱自己在短視頻平臺刷到一個視頻。該視頻宣稱60歲以上老人可免費領取90萬元“國家補助金”。劉大爺信以為真,按照視頻中的操作步驟下載了“國家扶貧平臺”APP。隨后,對方以配合驗證為由,要求劉大爺提供名下所有銀行卡照片,并選定其在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開戶的社保卡作為取現銀行卡。詐騙分子向劉大爺社保卡內“轉入5萬元”,讓他取出現金后送到指定地點,聲稱這樣能驗證賬戶的真實性,并表示隨后劉大爺可順利領取巨額補助金。為了這筆“巨款”,劉大爺前往銀行網點準備取現49000元。
工作人員意識到劉大爺遭遇了詐騙,立即向他宣傳常見的詐騙手段和話術。警方接到報警后迅速趕到現場,成功勸阻劉大爺取現。
“如今,越來越多老年人接觸網絡。他們的信息獲取渠道相對單一,對復雜信息的分辨能力不足,使得詐騙分子有機可乘。”中國人民銀行漯河市分行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多家銀行客戶遭遇掃碼下載APP詐騙。這些案例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騙子通過短視頻平臺誘導老人下載APP,并打著國家扶貧政策的幌子,極具迷惑性;第二,老人下載APP后,騙子誘導老人提供銀行卡等資料;第三,騙子指揮老年人從銀行取出“扶貧款”,再轉給“更需要幫助的人”,或者將錢直接交給上門取錢自稱是工作人員的人,或指揮老年人通過快遞將錢給詐騙分子。
中國人民銀行漯河市分行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遇到此類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輕信;不要出租、出借自己的銀行卡,不要把自己的個人信息透漏給陌生人,不要輕信網上的虛假信息。
中國人民銀行漯河市分行長期致力做好轄區涉賭涉詐“資金鏈”精準、無感治理工作,全力守好老人的“錢袋子”,筑牢養老安全線。該行將持續完善警銀聯動和銀行網點預警勸阻機制,積極配合公安部門開展潛在受害人預警保護和柜面勸阻工作;指導銀行機構持續提升技防監測指標精準度和涉詐資金攔截能力;督導銀行機構工作人員規范柜面轉賬業務盡職調查流程,加強案例學習和總結,掌握最新詐騙手段特征,做到快速識別和精準攔截涉詐交易。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贏
通訊員 董啟明 趙藝
校對:李 鑫
統籌:周鶴琦
審讀:譚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