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區以“網”聚力提質效

今年以來,郾城區把以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為根本路徑,聚焦“五基四化”工作部署,建強組織固根基、創新體系提效能、優化機制解民憂,在全區形成了數網融合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
把黨組織建在網格上
“我們社區地處會展中心核心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下轄中村、李村、卓村、后鄭四個小社區,常住居民3.8萬多人。”7月17日,在孟廟鎮五里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該社區負責人指著社區網格化管理示意圖說,社區按照區委、鎮黨委、社區黨組織三級聯動治理體系要求,以全市推行的“黨建+網格+大數據”模式為抓手,完善了“鎮黨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建工作體系。
聚焦抓基層、強基礎、固根本,郾城區將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基層高效能治理全過程各方面。郾城區委組織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全區從健全組織體系、推動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入手,從加強組織覆蓋、確保先鋒力量直達末梢著力,健全網格黨組織運行制度規范,把黨組織建在網格上,選優配強1487個網格黨組織書記,建立網格員季走訪、月回訪制度和履職事項清單,梳理明確了6類28個下沉網格事項。在全市率先建立新就業群體黨支部、車輪上的黨支部,培育300余名外賣騎手成為“流動網格員”“政策宣傳員”“文明監督員”,將治理對象轉化為治理力量。
數智融合織密一張網
“這是前兩天商橋鎮用無人機巡河時的情形……”7月10日,專程來漯維護無人機運營的合作方工作人員周鍵一邊熟練地操作著電腦,一邊調出數據展示著無人機作為“智慧網格員”巡邏的畫面。
“目前,我們通過數網融合發展,創新構建了‘112N’基層治理體系,全域‘一張網’在我區已基本實現?!臂背菂^委組織部相關人員介紹,第一個“1”是讓無人機成為“智慧網格員”,嵌入大數據治理平臺,建設一張立體智能全域感知網,與全區7568名“一長+多專+N兼”網格員“空地聯勤”,并同步整合全區“雪亮工程”2311個高清攝像頭,全域全天候立體化精準巡網、精準發現、精準處置、精準服務,有效消除網格治理盲區,延伸網格治理觸角。
第二個“1”是依托市域高效能治理平臺,在區政務服務中心高標準建設調度指揮大廳和遠程會議系統,打造了一個集大數據分析、GIS一圖感知等于一體的多功能智慧化指揮中樞,實現基層治理上下聯通、扁平高效。
“2”是指統籌管理和服務治理模式,通過精細化管理,真正做到“早發現、準定位、快處置、防復發”,并通過完善網格管理事項清單、服務事項負面清單等,推動多部門人員、資源、服務下沉網格,開展“大腳板”常態化巡查走訪。
“N”就是融合多個應用場景,推動城管、公安、應急管理等部門大數據貫通,豐富完善多場景應用,推進多任務協同處理,實現高效能治理。
“‘112N’基層治理體系建起以來,各類事項的處置時間大大縮短。同時,運用‘無人機+AI’系統精準識別定位,在火災、內澇等突發事件和農田智慧化管理等方面也發揮了較大的作用。”郾城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用心托起群眾幸福夢
龍塔街道華山路社區所轄區域多是城中村、老小區,老人、老居民居多。對此,該社區工作人員就從如何把“菜市場”建在家門口入手,方便居民、為民解憂。他們多方聯系和招商,在社區建立了購物平臺,并利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免費存儲服務?!艾F在買菜真方便,抽時間在手機上下單,回家時順路就能把菜捎回家。”該社區居民張二華說。
把解民憂、真正解決問題作為檢驗基層治理成效,是郾城區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該區建立健全“研判報告、批辦交辦、跟蹤問效”閉環管理機制,通過構建區、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四級責任體系,建立下沉事項清單和鎮(街道)履職清單,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難題,實現民情在網格掌握、矛盾在網格調解、隱患在網格排查、問題在網格解決、服務在網格開展,并出臺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若干舉措、城市基層黨建操作規范,試點推進多元共治幸福社區建設。目前,全區已孵化培育18支志愿服務隊,打造“團團活力圈”青年社群、“冬日暖陽”巾幗關懷等12個特色服務品牌。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五基四化’,深化運用‘黨建+網格+大數據’模式,圍繞‘建強組織、防化風險、辦好實事、促進發展’,不斷完善‘112N’基層治理體系,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部門聯動‘一網協同’、基層治理‘一網統管’,為全市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提供郾城樣板、貢獻郾城力量?!臂背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杜繼偉表示。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勇睿
校對 謝明芮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譚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