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醫專領航國家級臨床醫學(專科)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 牽頭成立資源庫建設聯盟

7月19日,由全國醫療衛生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指導,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牽頭,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承辦,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協辦的“臨床醫學(專科)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暨骨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培訓會”在湖北宜昌隆重舉行。作為全國醫療衛生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常務理事單位、資源庫建設牽頭單位及聯盟理事長單位,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充分發揮引領作用,與來自全國57所衛生職業院校的院領導、專業帶頭人、教學骨干及行業專家共300余人齊聚一堂,圍繞臨床醫學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與醫學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校長張祎捷、副校長馬永超率相關部門負責人及課程團隊骨干教師出席會議,共商資源庫建設大計,共繪醫學職業教育數字化發展新藍圖。
開幕式由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沈彬教授主持。教育部高職高專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副院長厲巖教授向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三家課程建設主持單位授予共建銅牌,并為4位國家級職教專家頒發顧問聘書。同步成立的資源庫建設聯盟質量督導組與技術保障組引發關注——督導組由13位省級教學名師組成,聚焦課程標準審核與教學評估;技術保障組則集結5家學院及醫療科技企業技術骨干,主攻智能平臺迭代與資源安全運維。通過構建“指導層、決策層、實施層、質控層”四級聯動保障機制,資源庫正加速形成覆蓋“標準制定-過程監控-技術支撐”的全鏈條建設體系。
張祎捷說,當前職業教育正經歷三大深刻轉型: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躍遷、從傳統教學向智慧教育轉型、從單一培養向多元發展突破,正式邁入“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她強調,本次會議召開及臨床醫學(專科)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聯盟的成立,既是貫徹落實“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職業教育體系”戰略部署的關鍵實踐,更是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重要抓手。面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升級與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臨床醫學作為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養的核心專業,其資源庫建設成效直接關系到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實施。在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縱深推進的背景下,面對新指南、新要求賦予的新使命,新一輪臨床醫學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將在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下,由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聯合牽頭,協同全國兄弟院校及行業領軍企業共同推進,秉承“守正創新、數智賦能”核心理念,聚焦“新場境、多模態、重應用”三位一體建設導向,以“五金建設”(金專業、金課程、金教材、金師資、金基地)為實施抓手,以“產教融合高質量、AI賦能高水平”雙輪驅動,通過三年遞進式建設周期,著力構建“平臺筑基-內容賦能-教學創新-成果共享”的數智化教學新生態,全面賦能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會議特邀教育部職業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趙志群教授作題為《構建適應數字時代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體系》的主旨報告。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趙教授立足新質生產力發展與教育數字化轉型戰略全局,系統闡釋了“人工智能+職業教育”融合創新的實踐路徑,從理論建構、技術賦能到實施框架,為臨床醫學專科資源庫建設提供了兼具前瞻性與操作性的方法論體系,奠定了資源庫數字化升級的理論基石。
本次為期兩天的大會將圍繞三大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與實踐部署:一是完成資源庫專家委員會換屆工作,明確新一輪建設任務與戰略方向;二是正式成立臨床醫學專業虛擬教研室,著力探索“新雙高”建設框架下產教融合與健康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協同路徑;三是聚焦“能力圖譜”導向的資源開發體系、“五金建設”標準體系創新及勝任力導向的教學改革路徑,通過三維度協同發力,共研數字化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破局之策,為醫學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黃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