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街道:精準發力 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今年以來,臨潁縣城關街道從細微處著手,精準發力,有效激活治理資源在網格集聚、服務效能在網格提升、民生訴求在網格化解的新動能,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城關路徑”。
織密網絡,筑牢治理根基,讓組織體系“一網覆蓋”。把全域精細劃分為182個基礎網格(村網格130個、社區網格52個),做到責任到格、管理到邊、服務到人。依托“微信群+大腳板”模式,日常巡查、政策宣傳、矛盾調解、重點人群關愛、信息采集等工作高效運轉,黨的組織和工作實現“一網覆蓋”。
建強陣地,延伸服務觸角,讓黨群關系“一線相連”。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紅色服務圈”,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心坎上。線下陣地百花齊放:老城社區“濤哥調解室”、迎賓社區“小板凳議事會”、潁昌社區“1+N”黨群服務中心等特色陣地,成為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的堅強堡壘;線上陣地智慧賦能:通過“城關街道辦事處”及各社區微信公眾號、網格通APP、抖音號等,實現民生問題“一鍵直達、高效處置、及時反饋”。
用好平臺,化解矛盾心結,讓群眾訴求“一鍵響應”。依托“小板凳議事會”“網格議事廳”等居民自治平臺,形成“網格首辦—社區聯辦—街道統辦—縣級督辦”閉環流程,并通過“腳量社區、幸福敲門”行動,督促線上線下動態更新網格服務問題清單,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用活積分,辦好活動,讓社區共建“一呼百應”。精心舉辦紅色故事會、銀發義診、非遺剪紙等76場特色活動,覆蓋居民1.2萬余人次;依托“五彩大集”宣講理論政策,營造鄰里守望、和諧共融的氛圍。形成“參與活動得積分、積分兌服務”的激勵閉環,持續點燃居民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
樹牢榜樣,引領文明新風,讓先鋒力量“一馬當先”。打造“城關網事”品牌,在微信公眾號開設《最美網格員》專欄,廣泛宣傳網格員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感人事跡,增強其職業榮譽感和歸屬感。在各村(社區)設立“光榮榜”,制作典型事跡視頻,開展“傳幫帶”經驗分享,形成“一人帶一戶、一戶帶一片”的示范效應。
通訊員 楊麗麗
校對 張偉偉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譚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