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漯河名城網 > 社會

      關于漯河市以建設食品創新人才高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調查

      小號 默認 大號
      2025-07-30 來源:

      編者按:

      省委咨詢組李立民、劉京州、李金川三位研究員撰寫的《關于漯河市以建設食品創新人才高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調查》經省委《咨詢與建議》(第18期)印發后,省相關領導批示指出,此文緊扣河南現代食品產業發展大計,通過研究漯河建設中國食品名城的成功經驗和有益舉措,回答了人才與食品產業發展壯大的內在邏輯關系、食品產業與漯河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邏輯關系,對食品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7月21日,河南日報客戶端刊發。現全文轉載。

      ■李立民 劉京州 李金川

      漯河市于1986年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總面積2617平方公里,處于平原,無資源優勢;2023年以前該市無一所本科院校,亦無科技人才優勢。多年來,漯河市始終堅持把發展食品產業建設食品名城作為發展目標及引進科技人才補短板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取得了明顯成效。近年來該市聚焦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全國食品創新高地和食品創新人才高地,形成了25名院士為引領、147支科學家團隊為骨干、30余萬名各類人才為支撐的人才格局,助推了該市經濟持續快速發展。2021年至2024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速均保持全省前兩位。2025年3月,省委書記劉寧在漯河調研后明確提出漯河市要以世界眼光、中國經典、河南名品推動食品工業發展的要求后,市委帶領全市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更高的目標、更大的氣魄,努力把食品產業做得更大更強。

      一、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導向,著眼全局謀劃人才工作

      一是聚焦“四個面向”,以高質量科技人才創新擴大高水平科技供給。發揮中原食品實驗室創新策源功能,創新“柔性引進科學家、剛性培育團隊”機制,探索“編制在省、研發在實驗室、成果轉化在漯河”和“政錄企用”模式,引進食品領域頂尖人才,2024年引才工作居全省第二位。聚焦營養健康科學前沿、食藥同源轉化機理、未來食品技術體系三大領域,構建“基礎研究定向布局—企業需求精準牽引—實驗室靶向攻關—產業技術迭代突破”創新體系,強化“企業出題、凝練課題、揭榜答題、容錯解題、市場判題”組織機制,開展跨學科、跨領域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全面提升產業鏈自主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水平。二是聚焦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把人才工作與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同謀劃同部署。引導骨干企業與高校院所聯合,共建氟硅新材料研究院、肉制品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鼓勵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帶動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圍繞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商直播等新興產業,制定針對性政策吸引創新創業人才,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成長鏈條,實現新型人才與產業良性互動。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構建政產學研用協同的概念驗證平臺,以人才為牽引抓好創新策源、轉化孵化、場景塑造、資本賦能,爭取戰略主動。三是聚焦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以人才之力打造更多新項目、新產品、新業態。打造一站式綜合性科創服務平臺,設立首期5000萬元的科創融資授信資金,推出“科技貸”“人才貸”“創新貸”“成果貸”等科創金融產品,新一代代糖產品塔格糖等一批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完善“需求牽引—科研突破—資本助推—價值實現—反哺創新”的閉環生態,促進“出一個領軍人才、帶一支創新團隊、興一個產業集群”的鏈式反應,推動產業演進與人才發展同頻共振。

      二、以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為路徑,厚植人才成長沃土

      一是打造“三位一體”人才培養的“主陣地”。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為龍頭,聯動河南食品科創園、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打造“三位一體”創新人才培養高地。目前,中原食品實驗室會聚14名院士、29名國家杰青和長江學者為代表的23支頂尖科研團隊,吸引300多名科研人員常態化開展科研;河南食品科創園建成“實驗室+研究生院+中試基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園區”全鏈條科研轉化體系,實驗室經濟快速做大;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作為全國食品領域唯一的職業大學,把實驗室科研情景和企業生產場景融入課程,實現畢業生技能與食品科技前沿、企業崗位需求“零距離”銜接。完善平臺共建、團隊共用、設備共享、項目共研、難題共解、成果共享的共建共創共享生產模式,實現科研需求從產業中提煉、技術成果向車間轉化、人才培養為發展賦能的閉環運行。二是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提升職普融通的縱向貫通水平,中原食品實驗室在省實驗室中率先招收博士、碩士研究生,帶動漯河形成食品領域中、高、本、碩、博一體化職業教育體系。提升產教融合的橫向溝通水平,按照“學校對接產業鏈、團隊對接企業、技術對接需求”的原則,探索多樣化產教融合培養模式,做到學校與企業資源相互補充、產業和教學互相促進。提升科教融匯的深度協同水平,把學科和產業連在一起、把技術和應用融在一起、把成果轉化與科研人員利益綁在一起,提升人才培養和服務產業發展能力。三是暢通實驗室、高校、企業人才流動。實施“實驗室引人、院校留人、企業用人、三方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推行“產業副院長、科研助理、科技副總”交叉任職。鼓勵院士、科學家進學校授課啟迪、到企業開展合作研究,研究生、本科生進實驗室跟班科研,企業工程師進科創園參與中試轉化孵化、進校園進行學術交流或擔任兼職導師,實現創新人才在科研、教學、產業等多個領域自由流動和跨界合作。

      三、以世界眼光、中國經典、河南名品的更高追求,精準集聚高端人才

      一是圍繞打造經典產業、朝陽產業、幸福產業,集聚食品全產業人才,推動創新驅動、標準引領、消費提質。全食品產業、全食品鏈條引聚人才、向新而行,形成創新型人才突破前沿技術驅動產品迭代、技術型人才智能化生產降本增效、營銷型人才構建全域流量體系、電商型人才破解市場半徑限制、體驗型人才提升用戶認可黏性的縱向協同和管理型人才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品控型人才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質量追溯體系、政策型人才對接國家標準和區域規則用好政策、國際化人才布局RCEP和中東歐市場推動產品品牌“走出去”的橫向支撐,實現“技術供給、產業承接、資本賦能”三角循環的創新驅動、“規則制定、標準認證、品牌輸出”三位一體的標準引領、“場景裂變、數據反哺、服務增值”三維突破的消費提質。二是圍繞營養健康、食藥同源、未來食品“三大主攻方向”,集聚食品科研人才,開發食中名品、食中精品、食中新品。實施食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食品產業融合開發古風食品,利用中原食品實驗室創新資源發展“益生菌+食品”“塔格糖+食品”等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的“三減三健”健康食品。堅持原料極致化、工藝精細化、消費體驗化,“糧油肉蛋奶果蔬菌”全門類中高端發展,加快建設中國生態食材食品示范城市,堅決守牢食品安全底線。聚焦預制食品、人工合成、食用蛋白、生物發酵等領域發力,加快食品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結合,實施工程化食品攻關,搶占未來食品先機;運用產業互聯網思維創新“數據驅動+精準研發+流量變現”模式,批量打造網紅爆品;大力發展寵物主食、寵物零食,拓展食品產業發展邊界。王興國教授研發的特醫油脂填補河南特醫油脂產業空白,功能性益生菌、“快樂酸奶”、“科學家酒·樂荷酒”、護肝固體飲料、益生菌寵物主糧等成果轉化新品引爆市場。三是圍繞推動糧食變食品、食品變美食、美食上餐桌,集聚美食消費人才,推動食品名城向美食名城華麗轉身。食品工業、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四篇文章”一起做,推動食品產業內外兼修、形神兼備。聚焦增強文化解碼力,系統梳理地域飲食文化脈絡,轉化為可傳播的符號體系,“文創+食品”“韻味+風味”“場景+美食”“故事+非遺”融合推動食品文化傳承創新,精心推出“漯河宴”、提煉升華“漯河味道”。聚焦增強場景創造力,設計“美食+”跨界體驗,構建美食節、美食展等富有國際范、創新力、文化味、科技感的消費場景,引領美食消費時尚。聚焦增強流量駕馭力,建設中原美食直播基地,發展電商經濟,培育新的增長點。聚焦增強品牌傳播力,設計“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品牌標識,以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食品國際合作產業園、中國食品名城品牌館為牽引推動知名食品品牌匯聚。

      四、以服務“兩高四著力”為落腳點,激發人才活力動力

      一是提供優質服務,讓人才舒心生活。實施高層次人才編制服務、子女入學、資金支持、薪酬模式、住房保障、醫療保健“六可選”服務模式,推出人才招引35條新服務舉措,上線運營“人才政策計算器”,實現人才政策智能直通、及時兌現。建成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布局人才公寓、人才驛站、科學家之家等,做到人才服務“有諾必踐、有求必應”,高端人才“量身定制、一人一策”。二是放權松綁賦能,讓人才專心科研。加大向用人主體放權力度,實行以科研能力、成果轉化、價值創造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實施高層次人才職稱評審“直通車”制度、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科技成果轉化自主權制度,賦予科學家決定性資源調度權。推行“無事不擾、非準不審”,減少人才科研業務之外的事務性工作,避免參加非學術性、應景性、應酬性和不必要的評審評價活動。三是暢通發展通道,讓人才全身心投入工作。暢通政府機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之間的人才流動通道,以事擇人、以人定崗、量體裁用,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讓各類優秀人才各盡其才。探索科技成果轉化三個“三分之一”、先使用后付費、科技成果入股等成果轉化利益分配機制,落實科技成果轉化容錯免責機制,建立較長周期、綜合效益、批量分類評價機制,讓更多科學家通過成果轉化實現價值增值。

      漯河市建設食品名城給了我們兩個重要啟示:一是一個地方在充分調研論證確立發展目標與總體思路后,就要“咬定目標不放松”“堅持思路不動搖”,一屆接著一屆干。在奔向同一個目標、堅持同一個思路中,有時候可能發展得快一些,有時候可能發展得慢一些??炫c慢問題倒不大,因為是奔向同一個目標。地方發展不怕慢就怕變,目標思路一變,發展就被動了。這種教訓在一些地方是深刻的。二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而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基礎與條件是要擁有一大批高層次科技人才。漯河市正是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始終把引進人才、建設食品創新人才高地作為頭等大事。

      (作者單位:中共河南省委咨詢組)

      版權聲明:未經漯河日報書面正式授權,謝絕任何媒體、自媒體以任何形式轉載、摘編漯河名城網原創稿件,違者必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舉報電話(0395)5616809
      關注我們

        漯河發布客戶端

        漯河名城網

        漯河日報抖音號

        漯河日報教育新聞部微信

        漯河日報快手號

        漯河日報人民號

        漯河日報社健康事業部微信

        漯河日報社微公益

        漯河日報社小記者微信

        漯河日報視頻號

        漯河日報頭條號

        漯河日報微博

        漯河日報微信

        漯河手機報微信

        漯河微地產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1120181101

      豫ICP備05015908號

      豫公網安備 41110302000005號

      ? 2002-2018 漯河名城網(www.pepsicolzh.com)漯河日報社版權所有 未經漯河名城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www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亚洲成年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亚洲人成9999网|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