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北街道前周社區:黨建引領繪就幸福底色

在郾城區沙北街道,有這樣一個充滿活力與溫情的地方——前周社區。在這里,從“紅色物業”的貼心守護,到志愿服務的溫暖傳遞,再到社區文化的蓬勃發展,每一處細節都書寫著居民的幸福生活篇章。
“紅色物業” 織密民生服務網
7月25日上午8時許,記者在前周社區帝景城安置小區看到,多名維修工人小心翼翼地清理著一棟高層居民樓開裂的墻皮,為重新粉刷做準備。
“今年5月,居民樓墻皮大面積脫落。我們及時向網格員反映情況。兩天后,專業團隊就來小區維修。”帝景城安置小區居民周水廣告訴記者。
前周社區是回遷房與新建小區并存的混合型社區,過去物業管理混亂、居民投訴不斷。近年來,為解決這一難題,社區黨支部以黨建為引領,將“紅色物業”作為社區治理的基石,把轄區物業公司、業委會、共建單位的黨員力量整合起來,精心構建起覆蓋全社區的網格體系。社區被科學劃分為4個基礎網格,每個網格配備一名責任心強、熟悉民情的專職網格員。
“我們建立了‘15分鐘響應、24小時辦結’機制和黨支部、社區、物業、居民代表四方聯動、重大事項民主決策的共建共享協商議事體系,實現了簡單問題當場解決、復雜問題召開聯席會協商解決。”前周社區黨支部書記趙俊杰說。
志愿服務 提升居民幸福感
每周五上午8時許,前周社區門前的小廣場上,總會準時響起“志愿紅”的集結號。這支由退休黨員、在職黨員、社區居民組成的志愿服務隊,為社區居民提供義剪、義診、保潔、助浴等服務。
社區黨員志愿者、調解員張俊昌得知兩名居民因樓道雜物堆放產生糾紛后,主動上門調解,耐心傾聽雙方訴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雙方達成和解。
2023年以來,前周社區累計開展“紅色星期五”志愿服務活動100余場,服務居民5000余人次,解決各類問題300多個。
文化惠民 奏響幸福主旋律
7月25日上午9時許,前周社區的多功能活動室里,“心連心”文藝隊組織二十多名社區少年兒童,為慶祝即將到來的“八一”建軍節排練節目。
當初,社區黨支部得知居民成立了文藝隊后,立即將社區多功能活動室提供給文藝隊使用,并邀請專業人士定期指導。在社區的全力支持下,“心連心”文藝隊迅速壯大。
如今,“心連心”文藝隊有近40人,隊員平均年齡60歲,成為點亮社區居民文化生活的“銀發明星”。他們積極排練,演出節目涵蓋歌舞、戲曲、器樂演奏和小品等多種形式。每到節假日,“心連心”文藝隊都會在社區舉辦演出,是社區文化建設的主力軍。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齊國霞
校對 張偉偉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譚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