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評 | 以創新促“苔花”全球綻放

■陳全義
在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推動經濟轉型與文化傳播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羅弗公司的成長歷程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實踐。
從生產橡皮的小廠發展到產品遠銷130多個國家的行業標桿,羅弗公司以創新破局,在文具與文創賽道上實現了傳統制造向高端化、國際化的轉型,讓超輕黏土成為傳統文化的新載體,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與文化傳承創新提供了生動范本。
在競爭激烈的文具行業,羅弗公司沒有陷入低價競爭的泥潭,而是精準把握文具行業的技術風向標與創新風向標,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投入5000萬元組建研發團隊,聯合科研院所攻克關鍵技術,最終將生產成本降低65%。其研發團隊推出的無硼超輕黏土,通過多項國際安全認證,展現出中國制造對品質與安全的不懈追求。
羅弗公司將超輕黏土從一種手工材料升級為傳播傳統文化的載體,推出的“國潮娃娃”系列產品融合古風元素與現代審美,讓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中制作感受中華服飾之美;對歷史人物形象的創意開發讓許慎等文化名人以更親切的方式走進眾多家庭。這種“文化+產品”的模式實現了商業價值與文化傳承的雙贏。羅弗公司的成功證明傳統文化可以借助創新設計和技術應用煥發新的生命力。
羅弗公司的創新體現在對渠道與模式的持續探索。從早期依靠展會拓展業務到如今搭建直播團隊、深耕跨境電商,再到打造黏土手工數字平臺并入選“一帶一路”文化貿易項目,羅弗公司始終緊跟時代步伐,以全球化視野開拓市場。這種“自主研發+品牌輸出”的雙引擎策略使其在鞏固國內市場的同時,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實現年產值過億元的突破。
羅弗公司的實踐啟示我們:專注是創新的前提——唯有聚焦主業、深耕細作,才能在細分領域突破技術壁壘;開放是創新的路徑——通過產學研合作、全球化布局,能夠實現資源整合、拓展市場;文化是創新的靈魂——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工藝結合能讓產品兼具功能性與精神價值,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中小企業只要找準創新方向,同樣能在全球產業鏈中綻放光彩。
創新既包括技術攻關的“硬創新”,也包含文化融合等“軟創新”。當前,中國正加快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羅弗公司以專注立企、以創新破局的故事為更多傳統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以創新為筆、以文化為墨,在高質量發展的畫卷上繪就更多“中國智造”“出海”新圖景。
校對 冼 薇
統籌 李 鑫
審核 譚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