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第二十一屆“過端午佳節 誦中華經典 做有德之人”經典誦讀活動舉行

5月23日,由漯河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聯合主辦的漯河市第二十一屆“過端午佳節 誦中華經典 做有德之人”經典誦讀活動在源匯區嵩山路學校舉行。
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振甫,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城市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孫海武,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劉盤松,源匯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區長齊琳,市社科聯、市婦聯、源匯區教育局等相關領導出席了嵩山路學校主會場活動。
剛步入嵩山校園,“端午非遺雅集”文化體驗活動便吸引了各位領導駐足欣賞。在這里,既有極具匠心傳承的“粽香承非遺”“藥香識百草”“詩墨話端陽”“丹青繪佳節”,又有獨具民俗藝韻的“鄉韻入畫卷”“巧剪頌祥瑞”“面塑鑒春秋”“漆彩幻流光”,還有別具古禮新繹的“投矢循古禮”“鳴鏑祛毒邪”等。一系列非遺文化活動將傳統技藝、風俗禮制與時代理念、現代技術相融合,讓非遺文化傳承乘著新時代的東風在數字浪潮與文化復興的交匯點上破浪前行。
室外“集誦端午情”環節中,孩子們身姿挺拔、神情莊重。他們以激昂之聲誦讀《離騷》《九歌》,回溯千年愛國深情;吟誦《螺灣賈棹》《漯河贊》,抒發對家鄉的熾熱眷戀;豪邁詠唱《沁園春·雪》,盡顯偉人詞作的磅礴氣勢;齊誦《少年中國說》《我驕傲 我是中國人》《南北謠》,聲音響徹云霄,展現出漯河少年的蓬勃朝氣與拳拳赤子之心,文化傳承與青春力量在此刻交融激蕩。
室內“展演致經典”環節在嵩山路學校帶來的《詩經?小雅?鹿鳴》典雅吟唱中拉開帷幕。
嵩山路學校表演的情景詩劇《橘頌》聲情并茂地演繹出屈原的愛國情懷。
源匯區第三實驗小學帶來詩心舞韻《望廬山瀑布》。悠揚的琴聲,靈動的舞蹈,沁心的吟唱,讓人儼然置身于廬山瀑布之境,雄奇壯麗的景色,不禁生發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嵩山路學校帶來的詩舞新繹《江畔的回聲》讓人猶如身臨汨羅江畔,在平仄起伏間,聆聽歲月的回響,致敬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
許慎小學帶來的杏壇弦歌《惜時?勸學》活化典籍,宛若讓人暢游于書海,以詩為舟,以誦為槳,在經典的長河中溯流而上,感受著古老文字煥發出新的生機。
受降路小學表演的颯風岳舞《滿江紅》,旌旗飄揚,“岳家軍”個個氣宇軒昂,共赴那壯懷激烈的沙場,讓人感受到民族脊梁的錚錚鐵骨。
源匯區實驗小學帶來的丹心齊誦《祖國請點名》,用吟誦來致敬犧牲生命守護祖國的英雄,用誓言來應答傳承發展民族精神的呼喚。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爭做民族時代新人!”活動在全場集體的誦讀中圓滿結束!
本次活動通過誦讀《離騷》《端午》《七律·長征》等經典詩文和愛國主義篇章,將端午節的民俗內涵升華為家國情懷的集體表達。師生們在演繹經典的同時,既能感悟先賢的愛國精神,又能沉浸式融入個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很好實現了“過傳統節日,體驗濃濃的中國味;品中國文化,感受醇醇的中華情”的當代育人價值。(范斌 馬繼紅 鄭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