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沙澧 出彩畫卷 ——“兩高四著力”的漯河實踐

時間刻度,亦是奮斗標尺。
“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漯河市交出高質量發展亮麗答卷:作為首家中國食品名城,漯河市食品產業規模超2500億元;生產總值增速在連續四年保持全省前兩位的基礎上,上半年增長7.3%;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5月19日至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農業強省,著力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治理,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著力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以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3月2日,省委書記劉寧調研漯河食品產業發展、文化遺產保護等工作時指出,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在擴大高水平開放上求突破,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樹標桿,在實施高效能治理上建模式,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南篇章貢獻漯河力量。
經濟實力持續增強,對外開放持續深化,民生保障扎實有力,社會治理穩步推進……230多萬漯河人民攻堅克難、團結奮斗,讓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
加快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食品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個省食品實驗室,成就國內食品行業風向標佳話。
中原食品實驗室一樓大廳,一個個研發成果擺滿展示墻。每個新產品的背后,都有一個潛心科研、助企成長的動人故事。
2023年11月10日,中原食品實驗室科研團隊前往臨潁少康酒廠,就豫酒振興項目落地事宜進行考察,提出“科學家酒”概念,并組建釀酒工程科研團隊;11月28日,中原食品實驗室臨潁少康酒廠釀造中試基地簽約;12月23日,中原食品實驗室釀造中試基地掛牌。2024年,中原食品實驗室、漯河市國有資本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臨潁少康酒廠共同成立河南樂荷酒業有限公司。2024年9月,在經過10個月糧食優選、酒曲精制和釀酒工藝等方面創新融合后,科學家酒·樂荷酒秋釀正式開啟。
如今,中原食品實驗室已會聚14名院士,29名長江學者、國家杰青,300多名科研人員等一大批全國食品領域頂尖科學家,入駐聯合實驗室10個、協同創新中心26個,與韓國高麗大學、路易達孚集團、正大集團共建“國際聯合實驗室”。
洞察時與勢——
向外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向內看,國內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前景向好,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高質量發展藍圖何以成現實?漯河將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
聚焦創新“特點”,抓住質優“關鍵”,把握先進生產力“本質”,因地制宜把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大健康觀理念融合貫穿于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過程,加快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食品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為核心,營造更優生態,集聚高端人才,推動機制創新,加速成果轉化,讓全國食品創新高地新優勢成為漯河高質量發展新勝勢……市委主要領導多次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指引全市高質量發展破浪向前。
統籌質與量——
2023年,中譽寵物食品營收4億元;2024年,中譽寵物食品同行業出口值河南省第一;2025年,隨著二期、三期生產基地投產,其鮮肉烘焙糧年產能將突破3萬噸,膨化糧達5萬噸,年營收目標直指10億元……“十四五”以來,漯河寵物食品產業加速奔跑。
亮眼成績,得益于新發展理念指引:中譽寵物食品緊臨雙匯集團廠區,冷鮮雞胸肉等原料“一出廠門即進車間”,供應鏈成本較同行降低15%。依托漯河成熟的食品產業生態,中譽寵物食品確定了“鮮肉專家”的差異化定位,精準擊中年輕寵物愛好者對“天然營養”的極致追求。
把握穩與進——
2021年至2024年,生產總值增速連續四年居全省前兩位,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與評價連續四年居全省前三位……進入“十四五”,漯河經濟不斷邁上新臺階。
事非經過不知難。面對疫情沖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尋求最優增長路徑;面對洪澇考驗,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統籌發展和安全,去年糧食總產187.74萬噸,高標準農田達240.3萬畝,占耕地總面積87.3%……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我市經濟頂住了壓力、擴大了規模、提升了質量。
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
一個港口,喜看水運復興。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沙澧河上游攔河閘相繼建成,曾經輝煌的“水旱碼頭”斷航。直至2019年7月,漯河港正式開港運營,設計年吞吐能力460萬噸,規劃11個(一期已建成9個)泊位。
通過港口運輸的貨物種類包含建材、糧食、化工原料、煤炭等,貨物集散覆蓋河南、安徽、山西、陜西、內蒙古、新疆以及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等,業務范圍輻射全國二十多個重要港口。上半年,已實現吞吐量162.25萬噸,同比增長58.46%。
“兩粒糖”,叫響全球市場。
中大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D-阿洛酮糖成為市場新寵。去年5月,總投資3億元、年產1萬噸D-阿洛酮糖的生產線正式投產,填補了我市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空白。短短一年時間,數千噸產品成功出口美國、日本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河南益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國內首條乳糖制塔格糖的全自動化生產線,與樂百氏共同研發的添加了塔格糖的輕乳茶、AD鈣奶等4款產品暢銷多個國家。
上半年,漯河市出口食品總額3.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8%;出口值居全省第六位,較去年同期上升三位。
中國香港、馬來西亞、阿根廷等成為漯河食品出口的主要市場。漯河對東盟國家出口食品6541.6萬元,增長50.4%;對RCEP國家出口食品11231.2萬元,增長32.1%。
為推動食品“出海”持續增速,漯河市大力實施出口食品企業“三個一”工程,培育潛力企業盡快實現出口,扶持規模企業擴大規模,幫助優勢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持續釋放RCEP原產地政策紅利,積極幫助企業開拓東盟、RCEP、“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
在河南省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包裝精美的巧克力棒正緩緩走下生產線,等待裝箱運走。公司貿易部部長李衛民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公司的產品已出口英國、南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圍繞由“國人廚房”向“世人餐桌”迭代升級,漯河市建立重點企業清單和擬培育企業清單,精選美國拉斯維加斯面食展、英國倫敦國際食品展等15個重點食品展會,組織南街村食品、中譽寵物食品等企業參展,助力企業海外拓市場、搶訂單。
在實施高效能治理上建模式
深化運用“黨建+網格+大數據”,構建“六情直通、四級響應”閉環落實機制
2007年,退休老干部趙國鎖等幾位老黨員,在召陵區漓江路社區穿上了第一件紅馬甲,成立了“天橋義工”志愿服務隊。
十幾年來,這支隊伍從最初的17人壯大到276人,帶動了4000多名社區志愿者,累計開展活動3萬多場次。
如今,22支特色志愿服務團隊在召陵區街頭巷尾服務群眾:“媽媽團”關懷鄰里、“文藝輕騎兵”送歡樂、“大爺幫幫團”調解矛盾、“小杰聽您說”傾聽心聲……
高效能治理,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漯河市錨定“兩高四著力”,深化運用“黨建+網格+大數據”模式,突出抓好“五基四化”和16項專項攻堅行動,構建“六情直通、四級響應”閉環落實等機制,高效能治理取得新的成效。
基層黨組織如何建強?一套“組合拳”有力打出來。
市委書記逐縣區(功能區)調研指導,對發展定位再校準;全覆蓋召開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座談會,以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開展“三結合”示范鄉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在基層落實。
開展“黨建體檢”逐村行,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選派301名駐村書記,推動4.5萬名在職黨員沖鋒在應急處突、矛盾調解最前沿。實施新興領域“兩個覆蓋”攻堅,圍繞“11+8”產業鏈加強黨建工作,非公企業黨組織應建盡建率99.6%,居全省第一位。
風險如何防范化解?一場攻堅戰悄然打響。
針對政府債務風險和歷史遺留問題——統籌推進清理高負債、高成本、高利率、高閑置率、高安置過渡費“五高”問題,上半年化解債務16.6億元,壓降國有企業高利率債務156筆,節約利息2.5億元,盤活閑置廠房53.4萬平方米,經驗做法被國務院辦公廳專刊推介。
針對房屋征遷安置問題——以小李莊征遷項目為切口破題,堅持“政府主導推動、追討不當得利、優先安置群眾、依法分類處理”,徹底解決193戶十年安置難題,妥善處置了關聯的45件經濟司法案件風險,推動由“個案辦理”到“類案治理”的延伸,帶動全市房地產去庫存17個項目363套存量房,1333戶成功安置,近1萬戶拿到不動產證……
格中有為怎樣實現?全市“一盤棋”系統聯動。
整合黨建、政法、城管、信訪、應急管理等網格,劃定居民網格7971個、專屬網格2711個,建立完善網格黨組織,形成與基層黨建體系相貫通、與區域化黨建相適應的網格體系。組建2.8萬人的“一長+多專+N兼”網格員隊伍,推動24個部門人員、資源、服務全面下沉,引導1457支志愿服務隊和“五老”人員、物業管家等參與治理,分類建立網格事項清單、負面清單和網格員職責清單。
發揮網格員“五大員”作用,開展“巡格走訪、幸福滿格”行動,通過“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協同處置、限時辦理,確保一般問題格內解決,復雜問題逐級上報,上半年辦理群眾大事小情3.6萬件。
聚焦“全局、重大、緊急、敏感”的社情、民情、輿情、警情、訪情、急情“六情”事項,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每天過一遍”,重大敏感問題當日提級交辦,疑難復雜問題每周例會研判,每月評估完成情況、復盤典型案例,形成馬上辦、有效解、事后評機制。4月以來,市、縣兩級書記交辦重要問題192個,按時辦結率達96%。
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從夜空中俯瞰沙澧河,你會發現,這個旖旎迷人的風景帶已悄然變成了火熱的經濟帶。
十里燈廊將兩河四岸裝點得流光溢彩,花燈游船不時在河面悠然劃過,千機飛“只有漯河”閃轉騰挪出的不同造型點亮城市夜空……沙澧河風景如畫、游人如織。
漯河市委、市政府立足實際創新創造,在沙澧兩河四岸添綠布景、精心規劃,先后推出十里燈廊、花燈游船、千機飛“只有漯河”無人機表演等新的文旅項目,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沙澧河風景區沿岸古跡薈萃、風光旖旎、商肆比肩,歷史和美景在畫舫凌波中靜靜蕩漾。金沙灘、銀灘樂園等處,各種游樂設施、美食等聚人更留人,讓游客看景變入景,享受沉浸式旅游帶來的快樂。
貫通了太行山路、祁山路、嵩山路、黃山路的淮河路上,每到傍晚,兩旁的餐飲店內觥籌交錯、食客云集。
“沒有打通前,我們出行只能繞道幾百米走到黃河路上,十分不便。”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2023年底,一條長770多米、寬30米,雙向四車道的“坦途”正式通車。
高品質生活,是幸福之城的重要體現。
漯河市委、市政府把民生“關鍵小事”作為“頭等大事”,于群眾生活的細微處,觸摸民生的本質。一批標志性、引領性、支撐性民生項目落地見效,持續擦亮民生底色,提升幸福成色。
在漯河高中新校區,工人正在為綠草和樹木澆水。香樟樹、銀杏樹、桂花樹、櫻花樹、梅花樹等十幾種樹木,將確保校園四季有花、風景各異。
在市養老產業綜合服務園,康復醫院、養老護理實訓中心、適老化產品研發推廣中心、膳食配餐中心、介入式養老公寓等正在加緊建設。該園區還規劃了康養護理學院、社區老年大學等。
在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召陵校區,教學實訓樓、大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宿舍樓等建設正酣,工人們搶抓黃金工期,加班加點趕進度。
去年,我市全年財政民生支出177.7億元,占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5.9%;把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居全省第六位,8條國省控河流水質穩定達標,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城鎮新增就業3.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萬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12項省定、20項市定民生實事圓滿完成。
收官之年,各項發展任務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漯河市將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狠抓落實,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破解難題,匯聚促發展、強治理、惠民生的強大合力,用實實在在的業績展現新作為、開創新局面,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大漯河貢獻。
文/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曉甫
圖/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焦海洋
校對 謝明芮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李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