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中心醫院告別開顱!神經內鏡“穿鼻”拆瘤,3天邁出新生步伐

大腦深處的垂體,雖只有豌豆大小,卻是調控生長、月經、視力等功能的“核心樞紐”。一旦這里長了腫瘤(垂體瘤),可能出現月經紊亂、視力驟降、肢端肥大等問題,很多人一聽“腦瘤”就慌了——但在我們神經外科,多數垂體瘤患者通過規范治療,都能找回正常生活。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如何用技術和經驗,為垂體瘤患者“拆彈”的。
看東西越來越模糊,竟是腦子里長了瘤
65歲的李女士最近無明顯誘因出現間斷性頭痛,伴視物模糊,一直按照眼科疾病治療,未見明顯好轉,為求進一步治療來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門診,行磁共振檢查示:蝶鞍區腫瘤性病變,考慮垂體瘤,入院治療。
多學科協作(MDT):全方位術前評估,確保無手術禁忌
神經外科桂志勇主任和主管醫生黃俊紅查看病人,完善相關檢查,精準定位腫瘤大小、壓迫范圍。聯合眼科,耳鼻喉科會診意見,積極給予術前用藥。在桂主任帶領下,醫護團隊共同參與討論手術方案,術后護理,以“精準微創、全程管理”為核心,為患者提供從診斷到康復的全周期解決方案。
微創技術“領航”:不開顱,從鼻孔里“拆瘤”
桂志勇主任帶領神經外科醫生團隊為患者做了“經鼻蝶竇內鏡手術”——從鼻孔里伸入內鏡,精準切除了腫瘤,傷口只有鼻孔里的一點點。術后專業的護理團隊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精確的觀察記錄每小時尿量,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術后第3天,患者李女士就能下床了;1周后復查,右邊眼睛能看清手指了;3個月后,視力基本恢復到原來的狀態。